脐带是怀孕期间连接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组织,由两条动脉、一条静脉和粘液结缔组织构成。脐带胶、脐带血管壁和血管周围均富含基质间充质干细胞和MSCs样细胞(包括基质细胞、血管周细胞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虽然自脐带中分离和培养MSCs和MSCs样细胞的方法有一定差异,所得细胞群的增殖、分化能力也不尽相同,但这些细胞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⑴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有时可混有小圆细胞或扁平细胞。
⑵可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⑶80%以上的细胞均处于G0-G1期,仅有小部分细胞进行活跃的增殖。
⑷表达端粒酶活性。
⑸经过多代培养或冻存、复苏后,细胞形态和增殖、分化潜能不发生显著变化。
⑹能够表达CD73、CD90、CD105等*的MSCs标志物,但不表达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标志物。
⑺能在体内外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样细胞、胰岛样细胞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并可通过细胞替代、分泌营养因子和调节免疫等机制修复病变组织。
⑻表达HLA-ABC和HLA-G,但不表达HLA-DR,具有抑制免疫的能力。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医学疾病上的应用
1.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方法。Fu等将未诱导和经过诱导的人脐带MSCs移植到6-羟基多巴诱发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纹状体内,发现表达人特异性核抗原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可在移植部位可存活达4月以上,能向移植部位的头、尾两侧迁移约1.4mm,苯丙胺诱发的大鼠转圈行为也得到显著改善。这提示人脐带MSCs来源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理想细胞。Weiss等发现,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的黑质和腹侧被盖区内酪氨酸阳性细胞数目与大鼠的行为学改善呈正相关,并推测移植细胞产生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bFG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机制。
2. 视网膜退行性病变
各种原因引起的光感受器退行性变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来研究表明细胞移植疗法有望为该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应用于临床的细胞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细胞易于获得、便于扩增、数量足够、核型稳定、无免疫原性、能够有效地恢复视觉功能。为此,Lund等分别将人脐带组织细胞、胎盘细胞和骨髓MSCs移植到视网膜退行性变大鼠的视网膜下间隙,并以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通过测定视网膜电流图、空间视敏度和亮度阈,他们发现脐带组织细胞和骨髓MSCs均能显著减少视网膜退行性变,而且前者较后者对光感受器的修复作用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可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介素-6的分泌有关,这无疑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3. 脊髓损伤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MSCs和脐带血干细胞均能在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寻找无伦理约束、易于分离、可迅速扩增、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干细胞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Yang等发现,将人脐带MSCs移植到*性横贯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损伤部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病变周围皮质脊髓束再生轴突和神经微丝的数目显著增加,但脊髓残端的头、尾两侧的小胶质细胞和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移植的人脐带MSCs能在宿主脊髓内产生大量的人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神经营养因子-3、bFGF、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有关。
综上所述,未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